当前位置:
首页>>原创
千亿赛道暗战!“国家队”重仓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三大央企联手改写行业规则
更新时间:2025-08-14 17:08:06
作者:许晴
点击次数:4

当一块新能源汽车的退役电池完成检测、拆解、材料再生,最终以全新姿态回到生产链条时,当前这条“重生之路”的背后,央企军团正在强势布局。


去年国资委新政为汽车央企松绑,一汽、东风、长安等“国家队”应声而动,从二手车流通到电池回收,从充换电网络到再生材料闭环,一场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革命已然打响。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壁垒突破、全球化竞速开启,千亿级后市场赛道正迎来规则改写的关键拐点,央企如何以协同之力重塑行业格局?本文将深入解析这场绿色变革的深层逻辑与未来图景。


政策松绑,央国企跑步入场


2024年,国资委的一项新政如同强力引擎,彻底点燃了汽车央企的转型热情。针对一汽、东风、长安这三家整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实施单独考核机制。这一机制不再将短期利润作为核心指标,而是把目光聚焦于技术突破、市场占有率以及战略发展潜力这三大关键维度。


这一被业界称为“松绑令”的政策,精准击中了央企转型过程中的痛点。2023年,这三家央企在新能源领域的直接投资高达360亿元,占总投资比例超过60%。以往,由于担心短期利润受损,企业在投资时往往有所顾虑。


如今,政策允许战略性亏损,企业得以放下包袱,大胆投入。例如东风集团迅速启动“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在三年内投入超500亿元用于研发,到2025年,研发强度目标突破6%。长安汽车也不甘落后,加速产能扩建,目标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年产能120万辆,到2030年更是将产能翻倍至240万辆。


政策解绑仅仅半年,市场便已展现出显著成效。2025年前两个月,央企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114.5%,市场占有率也提升了5.4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政策引导的有效性,也为央国企在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车三巨头的铁三角战略布局


东风集团:构建“二手车-电池回收”双循环


2024年,东风集团旗下的混改企业“诚易科技”推出了“易诚拍”二手车拍卖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全国4S店的车源,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检测、支付、物流全链条的高效运作。到了2025年,东风集团在杭州建成了面积达8700㎡的新能源二手车出口枢纽,并配套了CAR123海外直播基地,积极抢占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


长安汽车:全力实现充换电网络全域覆盖


2024年,长安汽车持续推进“香格里拉计划”,与国家电网携手布局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有效解决了电网峰谷调峰难题。2025年,长安汽车制定了宏伟计划,打算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投建500座换电站,实现10分钟极速换电,目标是覆盖主要干线物流网络,为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长途出行提供便捷保障。


中国一汽:打造闭环再生材料体系


2024年,中国一汽联合“电池国家队”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在吉林长春启动了退役电池拆解基地,该基地年处理能力达5万吨。2025年,中国一汽又与天奇股份共建正极材料再生产线,将回收的镍、钴、锂等关键材料直接供应给红旗新能源车型的生产,成功实现了资源的闭环利用。

后市场生态链:央企协同作战的宏大图景


电池回收“国家队”强势入场


2024年10月,新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并下设了专注于电池回收的专业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0亿元。2025年,该集团联合国家电投、一汽、东风等企业,共同构建“回收-拆解-再生-新电池”产业闭环,还将试点的手机回收项目向动力电池领域延伸,致力于打造完整的电池回收产业链。


充换电网络迈向“全国一张网”


国家电网积极行动,与恒大、万科等地产商展开合作,在5468个社区铺设了智能充电桩;同时与招商局共建高速光储充站,通过梯次利用退役电池,将储能成本降低了30%以上。南方电网也不逊色,推动103.8万台公共充电桩接入统一平台,并计划在2025年使大功率超充占比超过40%,助力充换电网络的完善。


区域国企创新样本:株洲公交集团


2025年4月,株洲公交集团旗下的运通公司投运了三大新能源服务站。其中,宁德电池服务站配备了全流程电池检测维修体系;北汽原厂级服务站能够同步主机厂技术数据库;盘毂动力专修站则成功攻克了轮毂电机维修技术壁垒。此外,株洲公交集团创新采用“内外双循环”模式,对内保障公交车辆的正常运行,对外向社会开放服务,目前已与30余家政企单位达成合作。


战略纵深:从保障型服务到市场化生态的跨越


央企在后市场的布局正经历着意义深远的三重跃迁。首先是技术破壁,例如东风自主研发的电池健康度(SOH)评估系统,以及国家电网的梯次利用储能技术,有效破解了行业标准缺失的难题。其次是模式创新,株洲公交集团采取“国企品质+市场定价”的策略,维修成本相较于4S店降低了30%,配件供应时间也缩短至24小时。最后是生态重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积极整合回收渠道,计划在2026年前建成覆盖全国地级市的回收网络,有望终结“小作坊式”的行业乱象。


未来战场:全球化与高值化的激烈竞速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在多个领域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在二手车出口方面,东风、物产中大等企业抢占新能源二手车出口窗口期,目标在2025年实现出口量突破10万辆。在材料国际定价权上,中国一汽的再生镍钴材料已通过LG化学认证,并计划在2026年向欧洲电池工厂供应产品。在技术标准输出领域,国家电网的充电协议正与欧标、美标进行互认,为中国车企出海提供有力支持。


当一块退役电池在央企精心打造的闭环中实现“重生”,从东风二手车平台驶向东南亚,再到国家电网充电站的储能系统参与调峰,最终成为红旗新车上的再生正极材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场由政策破局引发、技术革新推动的后市场革命,正将新能源汽车的“后半生”转化为资源永续利用的新起点。在这场千亿赛道的暗战中,“国家队”的强势入场与积极布局,无疑将深刻改写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行业规则,引领行业迈向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未来。


文章标签: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
    2024-05-16 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程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维修保养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废旧电池处理处置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