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原创
【周报】新能源后市场最新信息每周一览
更新时间:2025-08-18 13:49:56
作者:许晴
点击次数:2

本周要闻

1. 禾赛科技获丰田合资品牌激光雷达定点,2026年量产装车

2. 三部门推汽车贷款贴息,全链条金融支持降低购车门槛

3. 兆瓦超充技术突破,华为比亚迪引领补能效率革命

4. 上海新能源生态链博览会开幕,飞行汽车与智能座舱成焦点

5. 山东千县万镇消费季启动,高阶智驾体验引爆县域市场

6. 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加速,宁德时代与特斯拉推动成本下探

7. 经销商加速转型,4S店退网潮催生专网下沉模式


1. 禾赛科技获丰田合资品牌激光雷达定点,2026年量产装车


8月15日,禾赛科技宣布获得丰田汽车旗下合资品牌(广汽丰田/一汽丰田)激光雷达量产定点,其新能源车型将搭载禾赛ATX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计划2026年投产。ATX采用第四代芯片架构,体积小巧且性能强劲,已获多家头部车企定点,将成为2025-2026年智能车型标配。

分析评论:激光雷达成本下探加速高阶智驾普及,但需解决极端天气可靠性问题。IT之家分析称,丰田此举反映外资品牌加速智能化本土化,倒逼自主品牌技术迭代提速。




2. 三部门推汽车贷款贴息,全链条金融支持降低购车门槛


8月12日,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单笔5万元以上的汽车贷款提供年贴息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利率50%)。以30万元新能源车贷款为例,消费者最高可省3000元利息,政策覆盖购车、保险及维修全链条。


分析评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贴息政策与地方补贴形成“国补+地补”叠加效应,显著降低首购家庭负担。《证券日报》分析称,此举刺激消费的同时需防范金融风险,需加强贷款资质审核。




3. 兆瓦超充技术突破,华为比亚迪引领补能效率革命


8月6日至8日,北京国际充换电展览会展示前沿技术:华为推出1.5兆瓦超充方案(15分钟满电),比亚迪发布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闪充终端(1.36兆瓦输出)。极氪V4极充桩单枪功率达1.3兆瓦,液冷散热技术实现多车同充无功率衰减。


分析评论:兆瓦超充将重塑商用车补能生态,但单桩成本超30万元,需政策补贴推动普及。中国充电联盟副秘书长全宗旗指出,液冷技术解决散热瓶颈,但需统一接口标准以兼容中小运营商。




4. 上海新能源生态链博览会开幕,飞行汽车与智能座舱成焦点


8月13日,第十四届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与生态链博览会开幕,设立飞行汽车、智能座舱等八大展区,吸引特斯拉、蔚来、宁德时代等全球60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展。展会聚焦高压电池、碳纤维轻量化材料等技术,首日达成超20项战略合作。


分析评论:展会凸显中国供应链全球化突围趋势,但欧美“本土化”政策(如电池本土化率70%)倒逼企业加速海外建厂。业内认为,飞行汽车商业化仍需破解空域管理法规瓶颈。




5. 山东千县万镇消费季启动,高阶智驾体验引爆县域市场


8月15日,山东省在泰安启动“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50余品牌参展,设置高阶智驾体验区(含仰望汽车原地掉头技术)及AI交互专区。消费者享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万元),首日试驾预约量破5000人次。


分析评论:智驾体验下沉县域是消费教育关键一步,但三四线城市路况复杂度可能制约技术适配性。中汽协建议,政策需配套充电桩进小区解决方案,避免“买得起用不好”。




6. 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加速,宁德时代与特斯拉推动成本下探


本周行业动态显示,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扩产800V高压电池生产线,2026年配套宝马、奔驰;特斯拉4680电池良率升至92%,周产能破1.2万套,Cybertruck续航增至680km。丰田固态电池实测续航850km,10分钟快充80%,计划2026年装车。


分析评论:高压平台普及将降低三电维修难度,但技术迭代加速可能导致早期车型残值骤降。《中国能源报》警告,电池技术路线分化(如钠电/固态)可能加剧供应链碎片化风险。



文章标签: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
    2024-05-16 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程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维修保养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废旧电池处理处置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