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中国回收巨头格林美宣布与美国技术创新企业AscendElements(AE)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联手开拓欧洲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
这则公告在全球电池行业内引发高度关注。在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的时代,这起中美企业的深度结盟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电池回收企业早已开始悄悄布局欧洲市场。2025年8月,中资环国际公司联手华友循环,成功完成了首批20吨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进口。
这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退役电池资源整合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更早时候,2025年8月25日,中伟股份与德国CRONIMET集团正式签署股权投资协议,完成对其旗下电池回收子公司RevometBitterfeld25%的股权收购。
双方计划在德国比特费尔德共同建设废旧电池回收工厂,这意味着中伟股份在欧洲的锂电池供应链闭环构建将全面提速。
技术型企业也在积极出海。天赐材料在2024年9月的国际电池回收大会上展示了其先进电池循环回收技术,并宣布已在欧洲开展新能源车退役电池回收工作,与EuropeanMetalRecycling等当地企业达成合作。
博萃循环则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径。2025年1月,他们宣布与西班牙ILUNION、EFT-System成立合资公司,在西班牙建设年处理量6000吨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工厂。
欧洲市场对中国电池回收企业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欧洲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4%,创下新纪录。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机构预计,到2030年欧洲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欧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生产锂电池所需关键材料的矿产储量非常有限,其中锂、镍、钴对外依存度均超过70%。
通过发展废旧退役电池循环产业,不仅能够减少对原生矿产的依赖,缓解资源短缺压力,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有机构测算,利用回收的黑粉生产电池材料,可降低约60%的成本。
欧盟《新电池法案》的实施也为回收产业带来了机遇。法案规定2031年前钴、镍等关键金属的回收率需达到95%,锂回收率需达80%,这对技术上具备优势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
欧洲市场虽然充满机遇,但也存在不少挑战。欧盟《新电池法案》构建了全球最严苛的全生命周期法规体系。
自2025年2月起,电动汽车电池需提供碳足迹声明;自2027年起,所有出口至欧盟的电动汽车电池必须配备“电池护照”,记录原材料来源、碳足迹、回收材料比例等信息。
建立碳足迹核算体系和电池护照需投入高额资金,包括供应链数据管理系统开发、国际认证费用等,这些合规成本间接增加了企业税负。
欧盟还要求生产者承担废电池回收责任,包括建立回收网络并支付处理费用。欧盟回收成本约100欧元/kWh,而中国为30欧元/kWh,这种成本差异可能侵蚀企业利润。
欧洲市场本身也存在产能结构性矛盾。截至2025年3月,欧洲已建成回收产能超50万吨/年,但湿法工艺仅占35%,难以满足锂回收率目标。
面对欧洲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企业采取了多种策略灵活应对。
技术适配与创新:博萃循环发现,欧洲市场并不追求极致的回收率,而更看重通过优化流程工序,将能源、人工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他们针对海外市场研发适配的回收工艺与设备,聚焦于满足本地需求的产品生产。
合作模式多样化:华友循环的出海业务模式分为四大部分:业务直接合作、技术授权合作、运营合作以及更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博萃循环则先通过技术服务与当地伙伴建立联系,随着合作深入再探讨合资等更深层次合作。
本地化运营:中伟股份通过与德国CRONIMET合作,实现了本地化产能布局。华友循环已在德国、法国锁定电池破碎预处理产能,综合产能达到5000吨/年,以及遍布欧洲主要国家的将近20个电池回收网点。
差异化定位:博萃循环创始人林晓认为,电池回收出海的本质不是产品“走出去”,而是技术服务“走进去”。他们不照搬国内成熟工艺,而是为海外市场研发适配的回收工艺与设备。
欧盟正在完善电池回收体系,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努力实现电池回收闭环:建立准确且集中的数据平台;最大化将黑粉留在欧洲;完善黑粉回收商业模式;推动电池回收研究与技术支持。
碳边境税(CBAM)的实施将对电池行业产生直接冲击。企业需通过工艺优化与绿电耦合降低碳排放,这将成为竞争核心筹码。欧盟还计划将废旧电池及黑粉列为危险废物,限制出口至非经合组织国家,推动资源在欧盟内部形成闭环循环,减少对外依赖。
对中国企业来说,欧洲不仅是竞争市场,更是合作机会之地。无论是作为设备供应方、工艺技术输出者,还是与本地伙伴合资建厂,窗口期正在开启。
欧洲正成为全球电池回收的新战场。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中国回收企业的工厂正在欧洲大地上生根发芽。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资本和技术,还有中国人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深刻理解。
欧盟《新电池法案》提出的碳足迹声明、电池护照和回收率要求,看似是壁垒,实则为中国技术领先的企业提供了绝佳的竞争优势。
谁造的电池,谁最懂怎么回收。中国拥有全球70%的电池产能,超过1/4用于出口,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回收技术上具有先天优势。格林美与AscendElements的合作仅仅是个开始,更多中国电池回收企业正在奔赴欧洲的路上——带着先进技术、本土化策略和长期承诺,去开拓这片千亿级的新市场。
为“废旧电池处理处置师” 市场旺盛需求,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推出了 废旧电池处理处置师(高级)课程,摒弃传统 “填鸭式” 理论教学,本次培训由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领域一线专家亲临授课,全程以 “实操落地” 为核心,结合真实案例拆解,让学员快速掌握核心技能:锂电池现场物料鉴别;安全拆解全流程技巧;电池包电芯数量与净重精准计算方法;汽车电池类型、参数快速查询实用技能;电池废料分选分容、梯次利用计价策略;主流检测设备操作与常见故障诊断方法;回收项目合规建设与商务合作核心要点。
了解更多新能源产业动态,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