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产业研究>>行业标准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修复工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通过专家审定
更新时间:2025-09-01 10:36:18
作者:许晴
点击次数:44

8月29日,《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修复工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审定会在深圳成功召开。来自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深圳鑫茂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等7家权威机构专家组成的审定委员会,一致通过该标准技术审查,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迈入标准化、高值化发展新阶段。


图片

破解千亿级回收产业痛点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即将到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废旧锂电池报废量已超过90万吨,预计到2026年将激增至230万吨。其中,磷酸铁锂电池(LFP)因成本和安全优势,在动力电池市场占比超过70%,成为回收处理的主要对象。然而,传统湿法冶金技术存在流程长、化学试剂消耗大、回收成本高等问题,尤其对锂含量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经济性较差。


为破解这一难题,物理修复工艺因其短流程、低能耗、高值化特性成为行业新方向。《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粉物理修复工艺技术要求》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进入标准化、高值化新阶段。在规模化项目落地、技术持续创新和政策强力驱动下,物理修复技术有望在2025-2030年实现产业化爆发,成为千亿级回收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预计到2030年,该技术将在全国形成50万吨以上修复产能,带动产业链总值超500亿元,降低动力电池碳排放20%以上,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保障。


通过标准引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协同,物理修复工艺将推动电池回收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实现资源循环与产业发展的双赢格局。


技术标准凝聚产业共识


本文件规范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物理修复工艺的术语和定义、典型工艺流程、一般要求、工艺要求、产品质量控制。适用于采用高温固相法修复工艺。文件中的工艺流程主要是规范了高温固相法修复的工艺技术流程。


标准由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欣旺达再生材料、江西华赛新材料、北京智泽瑞驰新能源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编制。历时8个月完成“技术攻关-企业验证-意见征集”全流程。


推动资源循环升级


审定会上,经过参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对该标准在术语和定义、工艺流程、一般要求、原料要求、工艺要求、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下一步标准工作组将根据专家意见完善文本,预计2025年内发布实施。审定委员会组长、中南大学杨越教授指出:"该标准需兼顾技术包容性与质量控制底线——既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多元化工艺路径,又通过关键指标守住材料再生价值。"


图片


文章标签: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
    2024-05-16 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程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维修保养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废旧电池处理处置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