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后市场>>电动自行车
76秒下线一台小米SU7!
更新时间:2024-04-24 08:10:05
作者:沙晓朴
点击次数:82

1715834477128632.jpg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可获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新消息、定期推出的专业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标准制定一站式服务、新能源电池行业人才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

近日,中国税务报记者与首都20多家媒体的记者、网络大V一起走进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工厂,现场探访小米造车的“秘密武器”,感受中国“智”造的力量,领略税收助力下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走进小米汽车的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都是机器人在有序运转:机械臂挥舞着在自动装配,AI智能代替人眼识别进行质量检测,AMR机器人拉着中大件满地跑……一种现代化工业美感迎面而来。

“我们引入了700多个机器人,可实现大压铸、冲压、车身连接、车身装配、涂装、总装关键工艺等的100%自动化。”小米汽车工厂技术人员介绍,小米汽车工厂是新时代智能工厂,在这里,每76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

在生产车间,最引人注意的是小米自己研发的超级大压铸,9100吨压铸岛集群有两个篮球场大小,非常壮观。据了解,目前只有特斯拉、小米等先进工厂内,才有专门的压铸车间。

车间内人员最密集的地方当数最中央位置的工程师办公室。据介绍,这是为了研发人员能够更快改进产品专门设计的,方便工程师第一时间到达生产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米造车,从一开始就明白这是一个百年赛道,这个赛道是没有捷径的。因此,我们用10倍的投入认认真真去造一台好车,从第一步起就严把质量关。”小米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林世伟说。

在小米汽车展厅墙上,记者看到“小米公司发展历程大事记”。从2021年3月小米宣布进军智能汽车行业到2024年3月小米汽车SU7上市,仅用了3年时间,一座现代化的智慧工厂拔地而起,创造了“发布即上市、上市即畅销”的业内好成绩。

坚持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成就了小米汽车的底气和原动力。“小米作为一个顶尖的科技型企业,在研发上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林世伟表示,近年来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不断优化完善,进一步激励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据了解,目前小米集团研发人员总数接近18000人,拥有全球专利数超35000件。2023年研发投入达190亿元,预计今年达到240亿元。2022年—2026年,小米公司5年研发的总投入计划超1000亿元。

“作为一个各项业务和商业模式都不断创新的企业,小米集团在税务方面经常会遇到一些新问题。面对我们的新问题新诉求,税务干部总会给予耐心指导,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享受政策。”林世伟说。

据悉,在落实留抵退税政策过程中,税务部门了解到小米汽车产生了大额留抵税额,便依托“亦税连亦企”机制,及时辅导小米集团办税人员,定向宣传留抵退税政策,及时指导小米集团办理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为汽车业务盘活了现金流。

国家税收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为小米驰骋新能源汽车赛道增添了一份底气。当下,以小米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正用实际行动诠释智能制造的新开始——用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发展新浪潮!


文章标签: 小米SU7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
    2024-05-16 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程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维修保养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废旧电池处理处置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