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后市场>>电动自行车
两家车企关闭工厂!
更新时间:2024-06-11 08:52:25
作者:电动知家
点击次数:80

1715834477128632.jpg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可获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新消息、定期推出的专业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标准制定一站式服务、新能源电池行业人才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

近日,两家知名的日本汽车企业——铃木和斯巴鲁,分别宣布将彻底关闭生产工厂,这一决定引发了业界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6月7日,铃木汽车宣布,将于明年年底前关闭位于泰国罗勇府的生产工厂。该工厂自运营以来,始终未能达到年产6万辆汽车的目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过剩的燃油车产能成为了难以承受的重担。铃木的这一决定,也标志着这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决心。

此外,斯巴鲁汽车则决定结束与陈昌集团的合资关系,年底前将关闭在泰国的生产工厂,并解雇既有生产工人。斯巴鲁在泰国的新工厂启用仅5年便陷入困境,产量不足、效率低下导致亏空扩大,难以维持正常运营。与铃木相似,斯巴鲁也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其转型之路同样充满挑战。

这两家日本汽车企业的决定,与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密切相关。在泰国市场,比亚迪、MG、长城、哪吒等中国品牌的产品力不断提升,成本优势明显,对日系车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此外,泰国汽车市场的低迷、消费力的下降以及价格战的全面爆发,也加速了日系车企的退出步伐。铃木和斯巴鲁的退出,不仅反映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增强,也暴露了日系车企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滞后和困境。在全球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日系车企需要加快转型步伐,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泰国拥有7000万人口,千人汽车保有量还略高于中国,是东南亚最大汽车制造国、全球第十大汽车生产国,是个相对成熟且体量不小的汽车消费市场。泰国是东盟创始成员国之一,从泰国生产出来的电动整车能够以零关税的方式进入其他东盟国家,很适合中国车企进入并以点带面经营东南亚。事实上,不少中国车企早已开始了进军泰国市场的行动。截至目前,已有上汽、长城、比亚迪等8家中国车企确定了在泰国建厂,生产电动车的计划。在去年的泰国市场上,每卖出去5台电动车,就有4台来自中国。

来源:电动知家(责任编辑:沙沙)

文章标签: 铃木 斯巴鲁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
    2024-05-16 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程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维修保养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废旧电池处理处置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